AI+医学教育新实践经验分享沙龙顺利开展
为了探讨和推动 AI 在教育中的应用,促进教育教学的智能化转型、赋能数智课程建设,中西医结合学院和中医学院强强联手,在5-6月份精心策划并举办了一系列AI赋能教学的讲座与沙龙活动。这些活动旨在为教师们搭建一个交流与学习的平台,共同探索AI在教育教学中的创新应用,推动学院教育教学的高质量发展。
2025年6月3日,AI课程建设经验分享第二场沙龙在7427会议室举行。本次沙龙邀请到了中西医结合学院解剖教研室的牟芳芳副教授和教学实验平台的蒋嘉烨高级实验师,他们分别从理论课程和实验课程建设的不同角度分享了数智化课程建设的宝贵经验,为在场的教师们打开了教学思路、分享了有用的的工具。
牟芳芳老师以《正常人体解剖学》这门西医基础主干课程为例,从“如何建设一门AI课程”和“如何利用好AI课程”两个关键角度展开分享。她详细介绍了在课程建设过程中,如何精心选择合适的 AI 平台,并充分利用平台的优势资源。通过建立人体解剖知识图谱,将复杂的解剖知识进行系统化、可视化的呈现,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课程内容。此外,牟老师还探讨了如何借助 AI 平台实现《正常人体解剖学》在课前、课中、课后的学习辅导及答疑工作。牟老师的分享内容扎实、案例生动,为在场老师们展示了AI在西医基础课程建设中的巨大潜力和实际应用价值。
蒋嘉烨老师则聚焦于AI教学实验体系的建设,分享了在生化与分子生物学实验教学平台构建过程中的创新经验。他详细介绍了如何巧妙地利用AI实验数字教师和虚拟仿真实验平台2.0,为学生实验课程的学习提供全方位的支持。在实验教学中,AI 实验数字教师可以随时移动到实验室的各个角落,无线投屏至教室所有演示屏幕,这种灵活的教学方式极大地提升了学生的学习效果。它不仅可以为学生提供实验技术答疑,还能担任实验课程助教,协助教师进行实验教学管理,有望实现学生实验学习各个环节的智能教学辅助。蒋老师的分享让在场教师们认识到 AI 技术在实验教学中的强大功能和实用性,为实验教学的改革与创新提供了新的方向。
本次AI 赋能教学沙龙活动的成功举办不仅为教师们提供了一个深入交流和学习的平台,促进了教师之间的经验分享与合作,还进一步推动了学院教育教学的智能化转型进程。未来,两学院将继续携手,积极探索AI 技术在教育教学中的更多应用场景、学习AI在医学教育相关领域的应用案例,不断优化教学模式和方法,努力推动AI赋能医学教育革新的探索与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