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医结合学院

School of Integrative Medicine.

PAIN:中西医结合研究院与基础医学院联合团队揭示了阿尔茨海默病痛敏改变的神经机制

发布者:中西医发布时间:2022-05-04浏览次数:210

    近日,疼痛学领域的专业顶级期刊《PAIN》以封面Research Paper形式发表了我校中西医结合研究院柯尊记教授与基础医学院王德恒副研究员团队的最新研究成果“Altered pain sensitivity in 5×familial Alzheimer disease mice is associated with the dendritic spine loss in anterior cingulate cortex pyramidal neurons”。论文揭示了阿尔茨海默病(AD)病人痛敏改变的神经机制。AD的病理改变会导致前扣带回脑区(ACC)内的神经元结构发生变化,并引发炎症性痛敏反应的改变。

临床中,AD患者的疼痛主诉率较低。相比于同龄的健康者,AD患者使用的止痛药剂量较低。影像学研究却有相反的结论:在疼痛状态下,AD患者表现出较强的脑响应现象。鉴于临床中疼痛评价标准的匮乏,研究者通过动物实验论证AD病理对于疼痛的影响。淀粉样蛋白()积聚是AD病理的主要特征,5×FAD转基因鼠会过表达蛋白产生AD病理变化。

该研究通过动物行为学实验论证了5×FAD模型鼠在6月龄时存在痛觉钝化现象,而3月龄却无此现象,这与树突棘损伤的时间相对应。对痛觉钝化现象进一步探究发现,ACC锥体神经元的树突棘密度和神经元活性都呈现降低趋势。最后通过干预Rac1/PAK/LIMK/Cofilin信号通路干预树突棘生成,能够产生痛觉钝化现象。该研究运用了多种技术手段从结构和功能上论证了痛觉钝化的可能机制,被审稿人认为本研究“为AD疼痛研究提供了新的思路”。

1 A)炎症状态下,6月龄5×FAD鼠的痛阈高于对照组;(B6月龄5×FADACC锥体神经元的树突棘密度低于对照组;(C6月龄5×FAD组(上方)ACC锥体神经元活性低于对照组(下方)。

我校中西医结合研究院2017级博士生崔征宇为论文第一作者,柯尊记教授与基础医学院生理教研室王德恒副研究员为论文共同通讯作者,我校为论文第一完成单位。该研究得到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仪器研制项目、面上项目等的支持。